查看原文
其他

多家银行违规输血楼市被罚:楼市泡沫要破?

2017-02-08 中港股市龙虎榜

导读:2017年,上海银监局将严格执行个人住房差异化信贷政策,严禁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抑制炒房需求。同时还将继续开展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对违规机构将按规定予以处罚。近年来,监管部门对违规资金“输血”楼市查处力度不断加码,不过仍有部分银行“顶风作案”而遭到行政处罚。资金面收紧的情况下,你还有钱炒房吗?楼市泡沫要破?


一、违规输血楼市 多家银行被罚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违规资金“输血”楼市查处力度不断加码,不过仍有部分银行“顶风作案”而遭到行政处罚。日前,工商银行丽水分行因贷款违规吃了银监会一纸罚单。

银监会丽水监管分局近日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因工行丽水分行违规将贷款资金转做定期存款用于银行承兑汇票质押,向未竣工验收的商业性房地产发放按揭贷款,依法对工行丽水分行做出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罚。


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强对变相“输血”楼市资金整顿检查。去年4月,上海银监局因首付资金来源审查不严等原因责令中行临沂路支行、工行静安支行等7家银行暂停个人住房贷款业务2个月。同年5月,广发银行深圳分行也因循环额度个人消费信用贷款被挪用做个人住房按揭首付被罚40万元。去年9月,工行苏州分行因对借款人首付款来源审核不严、未发现部分首付款来源于开发商,导致个别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实际首付款比例不足,被苏州银监局处以25万元罚款。去年10月,苏州银监分局因“未发现其消费贷款被借款人挪用于支付首付款”缘由向中国民生银行苏州分行开出了一份行政处罚单,罚款金额为30万元。今年1月,上海银监局对江苏银行上海分行开出“大罚单”,原因是该行给房地产公司违规融资用于支付土地出让金,因此责令改正并处罚477.9254万元。

事实上,为了防范房地产市场过快上涨、抑制炒房,2016年10月以来,各地的房贷政策、审查标准不断趋严,2016年10月12日,央行召集5家国有大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开会,讨论当前房地产信贷形势;10月19日下午,央行上海总部召集在沪商业银行,要求继续严格执行限贷政策、加强居民收入证明真实性的审核。会议要求,各商业银行要继续严格执行限贷政策,防止变相放松要求、打政策擦边球的情况,同时要继续强化对首付资金来源的审查,加强居民收入证明真实性的审核,并切实防范各类资金违规流入土地市场。2016年11月,银监会加急下发《关于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相关业务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剑指金融机构对16个房价上涨过快的热点城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专项检查,内容是截至2016年9月末与房地产相关业务,包括首付贷款、房地产开发贷、与房地产中介及房企合作、理财及信托等多种业务。

尽管查处力度不断加大,银行变相“输血”楼市资金、暗箱操作现象仍屡禁不止。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表示,商业银行贷款政策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违规贷款资金往往会流入像房地产这类投资收益比较高的行业,这也意味着商业银行持续看好房地产未来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缺乏纪律性和专业风控能力,后续也需要商业银行自身加强把控。也有银行人士透露,不排除有银行内部人员与中介或房地产开发商相互勾结的情况,简单说就是“熟人办事”,打通银行内部关系后,让银行方放松标准、简化流程来达成目的。此外,严跃进提醒,2017年后续监管还会继续加大力度查处,尤其是在土地开发等方面的资金会查处得更加严厉,同时也需要商业银行去泡沫,规范资金流向。


二、银监会严禁炒楼资金

 

2017年,上海银监局将严格执行个人住房差异化信贷政策,严禁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抑制炒房需求。同时还将继续开展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对违规机构将按规定予以处罚。

 

上海银监局还要求在沪各金融机构定期开展各类情景下的压力测试,提升押品管理水平,严防房地产市场价格、交易量逆转对房地产信贷及相关资产质量的影响。

 

房价越涨,买房的人越多,钱从何而来?

 

答案:银行!

 

据上海银监局数据,截至2016年末,存量上,上海地区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合计占比达到39%。

 

2016年,上海市一手商品房成交中,通过贷款置业的比例约95%,购房者对贷款的依赖性明显加大。

 

在2016年房地产相关贷款增速过快的情况下,房地产领域的金融风险隐患随之上升。监管当局注意到了其中可能蕴藏的风险,一直要求商业银行警惕“假按揭”“假首付”“假收入”等违法违规风险。

 

不仅上海银监局严禁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抑制炒房需求,就连央行也来助阵。


三、央行助阵,再度收缩流动性!

 

继“加息”之后,央行再度收缩流动性!2月7日,央行已连续第三天暂停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面对巨额到期回笼压力,央行“不放钱”无异于“催还钱”。从调价到控量,央行鸡年这般积极,传递的可都是货币政策“紧能量”!

 

中国官方根据目前的初步数据估算,2017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或刷新去年1月份创下的2.5万亿的纪录高位。

 

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6年金融数据显示,由房贷为主要构成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全年新增5.68万亿元,占全年人民币新增贷款(12.65万亿元)的44.9%。这意味着有接近一半的新增贷款为房贷。

 

加上金融去杠杆、稳定汇率、贷款投放节奏过快、通胀压力上升、美联储加息等等因素,也都成为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动机。

 

中信证券明明分析师早前评论称,体现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不动摇:


央行在资金相对充裕时不继续投放资金,也没有为即将到期的大量资金提前释放流动性,正体现了央行稳健中性的态度,最终达到防风险,去杠杆的目的。

 

中国知名投资人黄生表示,这是中国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重要信号,股市和债市必然会受到影响,房价会下调,资金外流会减缓,利国利民!


四、楼市泡沫要破?

 

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不断升级,以及信贷收紧的趋势,业内人士分析,未来一些热点城市房地产成交量下降已经成为了大概率的事件。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2016年房地产市场的异常繁荣,本来就没有人口结构的支撑,全靠天量的房贷支撑,如果未来房贷利率持续上行,叠加政府对部分一二线城市投机购房限购限贷的铺开,地产销量或将持续下行,而地产市场的严冬或将到来。任泽平则预计,房价将调整到2017年底到2018年。

 

银监会出手严禁资金炒房,央行助阵,资金面收紧的情况下,你还有钱炒房吗?


五、普通人如何判断房价真跌了?!


转自:大伟看楼市(ID:zdw123zdw123zdw);作者:张大伟


那么到底房价会跌吗?普通人如何判断房价跌了?


虽然大部分人不认同,但在过去10几年的房地产历史上,基本是涨2年跌一年: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房价的确跌过,当然到目前为止,房价肯定是历史高位,所以买房人从纸面上事实是都赚了。


如何判断房价真跌?给你10大标准!


1:售楼处被砸


没有售楼处被砸的区域市场,房价肯定没真跌。


中国人民有力量,房价只准涨不准跌。在过去的历史上,只要房价真跌了,群主必然会砸售楼处,比如2010年的副中心通州就出现过多次售楼处被砸事件。


2:收房纠纷频繁出现


按照正常的销售节奏,期房一般都是在买房后1年左右时间收房,去年很多城市房价接近翻倍,按道理收房的时间纠纷不会多。


但中国人民是记吃不记打的,只要房价有轻微下调,各种房屋交付过程中的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然后条幅+堵路都会出现。


所以看到这些,基本就代表了房价真跌了。


3:二手房买房毁约弃购,出现断供。


楼市调整的部分媒体报道路径比如是首先将报价混淆成成交价格。但事实上,鉴别房价是不是真跌了,就是二手房买家毁约弃购,甚至出现断供。


对于北京这样的城市来说,房产交易需要核验购房者资格等,基本周期都在1-2个月以上,一般这期间约束买卖双方的只有20-30万的定金,所以在房价上涨周期,很多房主违约成本很低。


在房价下跌周期也一样,如果看到更合适的房子,几百万上千万的房子便宜几十万很容易,所以出现二手房买家毁约,就代表房价才真跌了。


4:中介门店关门潮


这很简单,春江水暖鸭先知,中介门店以为人员流动性强,而且二手房市场肯定是成交量下调在先,后续才会有价格下调。


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中介门店先关门潮出现,才会有事实上的房价下调出现


5:首套房按揭贷款出现基准


不得不说,房价上涨从表面上看就是金融符号,如果银行不在2016年海水一样的放贷,房价一分钱也涨不了。所以房贷一旦收紧,房价必然下调。


6:房贷放款周期超过2个月


贷款周期也一样,正常房贷从过户到放款周期在1个月左右,如果2个月还不能放款,这将导致很多换房难以交易,周期拉长。所以这也是房价出现下调的一大标准。


7:房地产企业转型


2016年房企赚的盆满钵满,大部分房企加大了投资,所以未来中小房企如果不出现批量转型,房价肯定没有真跌。


8:上市房企降低销售目标


2016年全国房地产成交额超过10万亿,房企销售也水涨船高,标杆房企如果销售额依然明显上涨的情况下,房价肯定不会跌。


9:房地产上下游行业哀鸿遍野


房地产是中国最重要的行业,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调,上下游几十个行业,包括钢材、装修、陶瓷、甚至空调都会哀鸿遍野。所以现在看还早。


10:地方政府开始救市


从政策角度看,房价真下调的时候就是政策开始放松的时候,过去10几年,任何调控政策都是有效的,但结果都是在有效后,出现了政策放松,所以只要楼市还在调控,特别是信贷调控还在继续,房价就没有真大跌。


一旦不出政策了,开始救市了,基本就代表房价真跌了。


综合自金融行业网等,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



智慧价值投资,助您稳健成长


成功下载后记得回复“惊喜”找比特哥拿惊喜!

百万现金觅知音,比特港邀你自媒体!

下载会发红包的股市新闻APP,你的资讯你审查! 

声明:欢迎注明来源、无改动下的非商业转载。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判断靠自己,决策要谨慎!


中港股市龙虎榜(微信订阅号AH_Stock开盘早报)

宏观资本比特港大数据(微信订阅号AC_Stock收市点评)


点这里下载比特港股新闻大数据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